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刑罚务中疏 东汉 · 梁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臣窃见元帝初元五年,轻殊死之刑三十四事,哀帝建平元年尽四年,轻殊死者刑八十一事,其四十二事手杀人者,皆减死罪一等,著为常法。
自是以后,人轻犯法,吏易杀人,吏民俱失,至于不羁。
臣愚以为刑罚不苟务轻,务其中也。
君人之道,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
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杀之诛,三王有大辟、刻肌之刑,所以为除残去乱也。
孔子称「仁者必有勇」,又曰「理财政辞,禁民为非曰义」。
高帝受命诛暴,平荡天下,制约令,定法律,传之后世,诚得其宜,可常施行。
文帝宽惠温克,遭世康平,因时施恩,省去肉刑,除相坐之法,他皆率由旧章,天下几致升平。
武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余,出兵命将,征伐远方,军役数兴,百姓罢弊,豪杰犯禁,奸吏弄法,故设首匿之科,著知从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
宣帝聪明正直,履道握要,以总御海内,臣下奉宪,不失绳墨,因循先典,天下称理。
元帝法律,少所改更,天下称安。
至孝成、孝哀,承平继体,即位日浅,扣断尚寡,丞相王嘉等,轻为穿凿,猥以数年之间,亏除先帝旧约成律,凡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
臣谨表取其尤妨政体害善良者,傅奏如左。
伏惟陛下苞五常,履九德,权时拨乱,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诚宜博施济时。
而反因循季世之末节,衰微之轨迹,诚非所以还初反本、据元更始也。
愿陛下回神明察,考量得失,宣诏有司,悉举初元建平之所穿凿,考其轻重,察其化俗,足以知政教所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定不易之典,施无穷之法,天下幸甚(《后汉·梁统传》,《晋书·刑法志》,《通典》一百六十三。又袁宏《后汉纪》六,与此小异。)
复上言 东汉 · 梁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有司以臣今所言,不可施行。
寻起之所奏,非曰严刑。
窃谓高帝以后,至乎孝宣,其所施行,多合经传,宜比方今事,验之往古,聿遵前典,事无难改,不胜至愿。
愿得召见,若对尚书近臣,口陈其状(《后汉·梁统传》,又见《晋书·刑法志》)
尚书问状 东汉 · 梁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闻圣帝明王,制立刑罚,故虽尧、舜之盛,犹诛四凶。
经曰:「天讨有罪,五刑五庸哉」。
又曰:「爰制百姓,于刑之衷」。
孔子曰:「刑罚不衷,则人无所厝手足」。
衷之为言,不轻不重之谓也。
《春秋》之诛,不避亲戚,所以防患救乱,坐安众庶,岂无仁爱之恩,贵绝残贼之路也?
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谋谟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海内称理,断狱益少。
初元建平,所减刑罚,百有余条,而盗贼浸多,岁以万数。
间者三辅从横,群辈并起,至燔烧茂陵,火见未央。
其后陇西北地西河之贼越州度郡,万里交结,攻取珍,劫略吏人,诏书讨捕,连年不获。
是时以天下无难,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势,犹至于此,皆刑罚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
由此观之,则刑轻之作,反生大患;
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也。
故臣统愿陛下采择贤臣孔光、师丹等议(《后汉·梁统传》「议上,遂寝不报」。)
奏谏从梁统增科禁 其一 东汉 · 杜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夫人情挫辱,则节义之心损;
刑网繁密,则苟免之行生。
圣帝明王知其如此,故深识远虑,动居其厚。
故汤去三面之网,《易》著三驱之义。
所以德刑参用,而示民有耻。
汉德宽厚,民无二心,军士左袒,乐为刘氏,多恩之所致也。
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注疵,诋欺无限。
桃李之馈,集以成事。
于是家无全行,国无廉夫,上下相遁,法不能止,而仁义之风替矣。
陛下览得失之要,深知其原,故破觚为圆,建斫为朴,法简易遵,网疏易从,海内颂政,不胜其喜。
宜如旧制袁宏《后汉纪》六「梁统上书,陈法令轻重,宜遵旧典。事下公卿。光禄勋杜林谏,上从议」。案:《后汉·杜林传》「十四年,群臣上言:『古者肉刑严重,则人畏法令。宜增科禁,以防其源。』诏下公卿。奏」,与此互异。今并载于后。)
梁统重刑议建武十二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
统今所定,不宜开可(《后汉·梁统传》,上疏请重刑罚,后「下三公廷尉,议者以为云云。)
谏曹公南征 其二 东汉 · 傅干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昔在唐虞之禅,列于帝典。
殷、周之代,叙于《诗》、《书》。
天之历数,昭焉著明。
周笃后稷、公刘,积行仁,至乎文、武,遂成王业。
虽五德殊运,或禅或征,其变化应天,与时消息,其道一也。
故虽有威力,非天命不授,虽有运命,非功烈不章。
高祖袭唐之统,受命龙兴,讨秦灭项,光有万国。
世祖攘乱,奄复帝宇,人鬼协谋,徵祥焕然。
皆顺乎天而应乎人也。
然而帝王之起,必有天命瑞应自然之符,明统显祚丰懿之业,加以茂德成功贤智之助,而后君临兆民,为神民所保祐,永世所尊崇。
未见运叙无纪次,勋泽不加于民,而可力争顗觎神器者也。
豪杰见二祖无尺地之阶,为专智力,乘衅而起,不知在祚圣哲,帝王自有真也。
哀哉非徒,暗于将来,又不考之于既往矣。
自开辟以来,奸雄妄动,不识天命,勇如蚩尤,强如共工,威如夷羿,皆从分横裂,为天下戒,又况浅智小才,勇不足畏,强不足惮,未有成资,而敢失顺,视不轨之事也哉!
夫行潦之流,不致江海之深,丘垤之资,不成太山之高,鱼鳖之类,不希而龙之轨,一官之守,不经天人之变。
王莽之末,英雄四起,而邓禹、耿弇,识世祖之福祚,赢粮间行,进其策谋,遂胥附之任,享佐命之宠。
张玄苏秦、蒯通之业,周旋嚣、述,西说窦融,言未及终,而梁统已诛之矣。
、弇见命祚之兆,其福如彼。
张玄蔽逆顺之理,其祸如此。
审斯二事,趣舍之分明矣。
且世祖之兴有四:一曰帝皇之正统,二曰形相多异表,三曰体文而知武,四曰履信而好士。
加之以聪明独断,达于事机,发策如神应,视远如见近。
偏旅首进,摧军百万之众,单师独征,平河北万里之功,识邓隆之将败,知刘兴之必死,然犹乾乾日昃,博采训咨。
吴汉于小尹,擢马武于行伍,宠功臣以兼国之爵,显卓茂以非次之位。
言语政事、文学之士,咸尽其材,致之宰相,权勇毕力于征伐,搢绅悉心于左右,此其所以成大业也。
高祖方娠,有云龙之表,其始入秦,五星同轨,以旅于东井,在天之符也。
世祖之徵符,其详可闻也。
其初育则灵光鉴于室隩嘉禾滋于邑壤,其望旧庐有火光之异,其渡呼沱有河合之应,西门君惠光识其讳,强华献符,于里同验,刘歆改名而陨其身,王长错卦而见吉兆,故王遵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览废兴之运会,观徵瑞之攸祚,审天应之萌兆,察人物之所附,念功成而道退,无非次而妄据。
后之人诚能昭然远览,旷然深悟,收、述之暗惑,忠邓、驻虑,好谋而要成,临事而知惧,距张玄之邪说,思在三之明数,则福禄衍于无穷,奕世不失其通路(《艺文类聚》十)
汉中王上表汉帝 蜀汉 · 马超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
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徵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凭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
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
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万邦,而遭厄运不造之艰。
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
皇后太子,鸠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
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
左将军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
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将安国家,克宁旧都。
机事不密,令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夙夜惴惴,战栗累息。
昔在《虞书》,敦序九族,周监二代,封建同姓,《诗》著其义,历载长久。
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大宗之基。
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
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
奉辞在外,礼命断绝。
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
今社稷之难,忽于陇、蜀,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
臣等轨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埽灭凶逆。
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蜀志·先主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三十,以为诸葛亮等上言。)
梁统议法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五、《皇朝文鉴》卷一○七、《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八、《唐宋名贤确论》卷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汉仍秦法,至重。
高、惠固非虐主,然习所见以为常,不知其重也。
至孝文始罢肉刑与参夷之诛,景帝复孥戮晁错武帝暴戾有增无损,宣帝治尚严,因武帝之旧。
王嘉为相,始轻减法律,遂至东京,因而不改。
班固不记其事,事见《梁传》,可谓疏略矣。
贤相也。
轻刑,又其盛德之事。
可不记乎?
乃言高、惠、文、景、武、宣以重法兴,哀、平以轻法衰,因上言乞增重法律,赖当时不从其议。
此如人少年时,不节酒色而安,老后虽节而病,便谓酒色可以延年,可乎?
东京名臣,然一出此言,遂获罪于天。
子松、竦皆死非命,冀卒灭族。
呜呼悲夫,戒哉!
疏而不漏,可不惧乎?
益州温江县任君神道碑678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丞相之尊官大位。
乘轮满于十人。
齐景公之利用厚生。
有马盈于千驷。
羽旄冠剑。
摐金鸣玉叠其前。
苑囿池台。
清歌妙舞喧其后。
崇高在于宠禄。
大欲存于食货。
义然后取。
横玉带以当仁。
道不虚行。
坐盐梅而自得。
若乃时之不与。
数之不通。
贵贱任于天。
穷通由于命。
左太冲之咏史。
下僚实英俊之场。
嵇叔夜之著书。
贱职为老庄之地。
虽复势力以高下相悬。
尊卑以商周不敌。
孔宣父中都小宰
幽厉多谢于陪臣。
陈仲弓太邱之一官。
公卿有惭于县
是以德成者上。
道在斯尊。
陶潜则安枕北窗。
言偃则鸣弦东武
抑扬足以仪四海。
顾盼足以破三军。
代有人焉。
斯为盛矣。
公讳晃。
乐安博昌人也。
其后因官。
遂家蒲州之永乐。
天子令德。
轩皇为诞姓之源。
诸侯计功。
薛国在宗盟之后。
西京执法
则有御史大夫
东汉循良。
则有会稽都尉
任光乡里之忠厚。
任隗朝臣之鲠直。
益州从事
术数知名。
临海真人。
清贞克巳。
况乎东西海岱。
强齐九合之都。
表里山河。
全晋三分之国。
车马雷骇。
衣冠鼎盛。
盟书百代。
可谓功臣
迁徙邱陵。
实惟豪族。
曾祖显。
祖熙。
考憬。
并策名天爵
独步人师。
怀素履之幽贞。
保黄裳之元吉。
张家碑碣。
荆州有七代孝廉
荀氏乡亭
颍川有八人才子。
君外资刚健。
内育文明。
合千载圣贤之间。
钟五行金木之秀。
王恭濯濯。
春柳怀风。
和峤森森。
寒松列景。
曾参之孝。
史鱼之直。
有子夏之文。
冉求之艺。
先王德行。
固名言而在兹。
大圣温良。
亦颠沛而于是。
当朝一见。
许其王佐之才。
行路相逢。
加以美人之赠。
解褐为家令主簿
王太子之位。
赫赫前星。
天地长男之宫。
岩岩左阙。
出身事主。
元良永固于万邦。
束发登朝。
匕鬯不惊于百里。
秩满。
将作监主簿
千门万户
张华穷壮丽之图。
东主西宾。
班固尽讴谣之致。
职掌宫观
是名将作。
大司马桓温之府。
绩用在于元琳
大将军窦宪之曹。
文章寄于亭伯
累迁右卫长史
南京左掖。
上将陪藩。
北落师门。
天军列卫。
东观汉记。
梁统有清白之名。
中兴晋书。
薛兼有恪勤之誉。
诏迁朝散大夫
益州温江县
华阳西极。
汉水东流。
背面通秦越之乡。
左右夹巴凉之城。
风烟可接。
悬车束马之山。
云物潜通。
织女牵牛之象。
神仙所宅。
则有二十四居。
途路所经。
则有五千馀里。
金城石郭。
还闻上代之风。
国富人安。
时听中和之乐。
于是乎龙泉独断。
龟兆旁求。
品命千名。
封疆万户
暂过亭长
乘轩之望可知。
且诣中军
理剧之才有属。
旌孝悌。
劝农桑。
省徭役。
恤鳏寡。
所以一县称平。
所以百城尤最。
萧育杜陵男子。
不入后曹。
黄浮非乡里所知。
不宽同岁。
洛阳行马。
门士无心。
齐国池鱼。
权家绝望。
郑文公邵陵之县。
但称男子之名。
师尚父灌坛之乡。
唯有神人之哭。
实谓枢机八座。
上下三阶。
岂惟缚柱鞭丝。
操刀制锦
巫马期之任力。
弊起乘星。
钟离意之悦人。
灾生解土。
享年五十有九。
仪凤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卒于官第。
夫人姚氏。
徵士神俊之女也。
寿邱仙叶。
妫水灵苗。
姚信之玑衡。
姚光之术艺。
明星燄燄。
不临太邱之前。
暮雨沈沈。
不散巫山之曲。
妇人谓嫁。
女子有行。
织纴组紃。
枣脩榛栗。
南斗千龄之匣。
忽怆沈江。
北方三代之仪。
终悲其穴。
先以咸亨三年七月二日
终于西京翊善里之私第。
仪凤三年冬十一月一日
归祔于永乐县历山平原
卜虞芮之閒田。
带关河之设险。
居人致祭
桐乡朱邑之祠。
怪石成坟。
叶县王乔之墓。
君燕赵奇士。
神仙中人
容貌魁梧。
衣冠甚伟。
扬子云之穷巷。
好事来游。
段干木之闾居。
通侯展敬。
自陈力就列。
居家可移。
妾本绝于织蒲。
马无闻于食
原子思之厚秩。
遍给乡人。
孔文举之中樽。
延留坐客。
加以备观图史。
尤精释教。
梦幻泡电。
知一切之皆空。
园林货财。
见三阳之巳净。
遭时屯坎。
浮生蹇剥。
佳人不再。
荀奉倩伤神
赤子无期。
潘安仁之惨恸。
天乎到此。
命也如何。
及其瞑目少城
归魂旧壤。
平原古树。
唯馀孺子之坟。
春露秋霜。
非复皋陶之祀。
于是乡邻作主。
朋友加麻。
撰德铭之于素常。
披文刻之于翠石。
鲁哀公仲尼之诔。
天不慭遗。
蔡伯喈为有道之碑。
人无愧色。
其铭曰。
轩帝之族。
汉朝之臣。
西州智士。
东海真人。
豪杰天纵。
衣冠日新。
实生其德。
必有其邻。
道在为贵。
知几则神。
气冲南斗。
价直西秦
大蒙之
太平之仁。
辨穷非马。
学究成麟。
孝友为政。
观光利宾。
重明比德。
少海为
宫室之象。
南斗北辰。
甲兵之卫。
阊阖钩陈。
山控金马。
江回玉轮。
天文井络。
地纪梁岷。
庭前置水。
甑内生尘。
园蚕有绩。
野雉来驯。
时命屯蹇。
生涯苦辛。
宝钗虚赠。
玉树长沦。
辅德无辅。
亲仁不亲。
百年夭枉。
一旦归真。
雷鸣之下。
长河之滨。
旌旃委郁。
徒御逡巡。
悲风汨起。
血下沾巾。
死而可赎。
人百其身。
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693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衢州市
盖闻君为元首。
臣作股肱。
或论道三槐。
折冲千里
至有道存俎豆。
艺总干戈。
高视翰墨之英。
独布爪牙之旅。
究青编于学府
业有多闻。
黄石之兵符。
算无遗策。
故得九功咸叙。
七德攸彰。
文武不坠。
公实兼美。
公讳待宾。
安定临泾人也。
竦以英才远迈。
知州县之徒劳。
鸿以抗节遐征。
览帝京而有作。
由是五噫标兴。
播金石而腾徽。
七贵承荣。
绾银黄而謺茂。
贞规盛烈。
映史凝图。
粗纪咏歌。
无俟详确
高祖禦。
后魏驸马都尉侍中少保金紫光禄大夫扬州总管
太尉
谥昭公
食邑三千户。
银榜增辉。
玉壶流渥。
位隆三少
化洽五胥。
既而幽垄埋魂。
终降槐庭之赠。
高门纳驷。
式居茅社之封。
曾祖睿。
宇文周驸马都尉鄜秦二州总管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益州总管蒋国公
司空
食邑三千户。
白水时清。
乳虎之谣行息。
禄符垂翼。
叩马之谏必申。
加以主西序之偫英。
名高八座。
文翁之遗训。
学富三巴
茂先荣级。
忽光泉壤。
汉祖宠章。
永存带砺。
祖演。
沙州刺史上柱国公。
仲宁之馀躅。
奸邪敛手。
孝仁之远踪。
偫胡革面。
连州跨郡
迈陶氏之隆基
开国承家。
掩张门之累叶
父赞。
左千牛备身骊山府上骑柱国
皇朝丰王府咨议云州司马冀州长史蒋国公
袭良弓于簪笏。
荣侍紫宫。
翼雕戟于岩廊。
肃趋丹地。
西园坐宴。
侣明月而飞文。
北土行
望浮云而展足。
公渐润膏腴。
发灵川岳。
七年可识。
抱梓而呈才。
千里见知。
负骐骥而骋骏。
灵台远鉴。
与霜月而齐明。
智府宏深。
共烟波而等旷。
践仁义于区域。
白璧巳轻。
许然诺于枢机。
黄金岂重。
因心孝友。
宜于自然。
率志谦冲。
得乎所性。
不脂韦而求达。
不诡计而自媒。
被玉轴之文章。
三冬遽足。
金坛秘诀
百战不孤。
誉满寰中。
声盖天下。
而学优将仕
允属名家。
欲升鸿渐之姿。
终伫鹤鸣之闻。
以皇朝麟德二年左亲卫
从资例也。
属金甲出战。
玉帐论兵。
从命文昌。
问罪辽碣。
公提戈赴海。
投笔从燕。
智者有谋。
仁者必勇。
孤锋直进。
九种于是克清。
匹马横行。
三韩由其殄灭。
畴庸赏最。
我有力焉。
俯洽恩波。
泛承勋级。
即授上柱国
公深惭位薄。
命舛数奇。
虽沾勒石之勋。
未展披坚之效。
嗟乎。
扬子云之才藻。
空疲执戟
相如之文词。
劳武骑
今古同贯。
夫复何言。
既而从牒随班。
牵丝祇务。
起家拜朝议郎
永淳元年正月三十日
伊州伊吾县
非所好也。
路指金河
途连玉塞
尘沙共起。
烽火相惊。
秋草将腓。
胡笳动吹。
寒胶欲折。
虏骑腾云。
公佐佑多方。
掌司攸寄。
服叛怀远。
擒奸擿伏。
于是寇骑不敢窥边。
歌颂因滋溢境。
曾未期月。
政令大行。
特简帝心。
超居不次。
永淳二年二月四日
制授昭节校尉
右卫蒲州府果毅
仍令长上兼上阳洛城等门供奉。
公洞晓戎章
妙详兵律
军国是赖。
戎幕允归。
由是徼道长巡。
严扃每奉。
朝求夕警。
不怠于风霜。
善牧能防。
更申于闲皂。
其年十月七日
奉敕命于大内祥麟厩检校马。
公识高东野。
职参西极。
励衔策则追风逐日。
加剪拂则绝电奔星。
駃騠将驸騄齐衡。
骥骝共騊駼伏枥。
于是龙媒间出。
麟友挺生。
伯乐多谢于精微。
日磾有惭于秣养。
恩制褒奖。
又加崇秩。
文明元年二月二十日
游击将军
仍依旧长上
大周革命。
两仪开辟。
爰覃作解之恩。
式畅惟新之典。
勤劳夙著。
休望允归。
拜职迁荣。
实符佥议。
天授元年九月十六日
威武将军守左玉钤卫翊善折冲都尉
依旧长上
封安定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
公祇奉王庭。
职司兵卫。
八屯由其增峻。
五校于是克宣。
翼翼兢心。
积劬劳于岁月。
勤勤忠志。
怀跼蹐于序时。
忧能伤人。
竟成沈疾。
长寿二年正月六日
终于神都旌善里私第。
春秋五十。
惟公弱不好弄。
卓尔不偫。
九岁明诗。
七龄通易。
月初能对。
即谢黄童。
日下相酬。
还惭夫子。
经耳不忘。
历口不遗。
性沈深有器度。
能倜傥无拓落。
尤重交友。
雅爱林泉。
月幌风襟。
吟谣于笺䌽。
花新叶早。
必赏会于琴樽。
加以啼猿落雁之奇。
鸾惊凤翥之妙。
泻水悬河之辨。
背碑覆局之精。
标映前哲。
公实多敏。
至孝过人。
雍和绝俗。
事父母则造次不违。
友兄弟则温柔必尽。
既风树兴感。
霜露躔悲。
聿修之德惟新。
欲报之恩罔极。
虔诚大象。
宏誓小乘。
广树慈仁
庶凭因果。
月抽官俸。
日减私财。
并入薰修。
咸资檀施
故得雕檀之妙。
俯对禅龛
贝叶之文。
式盈梵宇。
粤以大周长寿二年岁次癸巳二月辛酉朔二十四日甲申
迁窆于雍州蓝田骊山原旧茔。
礼也。
葬事之属。
一皆官给。
鼓吹仪仗。
送至墓所。
坟开白日。
终留恨于滕城。
礼被皇家。
忽沾荣于霍隧。
呜乎哀哉。
嗣子左千牛去疑。
哀缠泣
思结飧荼。
仰庭礼而不追。
睹楹书而增慕。
恐元穹倚杵。
碧海成
敬勒坚贞。
乃为铭曰。
大哉嬴国。
远矣少梁
秦同祖。
今则夏阳
爰暨伯翳
胙土惟良。
自兹厥后。
人物克昌。
逮乎汉朝
令望不巳。
三世连辉。
七侯承祉。
或显或晦。
有文有史。
舄奕圭璋。
芬芳兰芷。
少保名扬
司空道泰
惟祖惟祢。
蝉联轩盖。
挺生令则
在邦之最。
丱岁腾芳。
髫年超霭。
君号神童。
晚称英杰。
佩仁服义。
既明且哲。
七步立成。
五行不辍。
家惟万卷。
韦实三绝。
词高许下。
学富淹中。
志惟谨洁。
心亦冲融。
温淳植性。
朗润在躬。
闺门礼洽。
朋友财通。
思若云飞。
河泻。
兼该小说。
邕容大雅。
武檀孙吴
文标董贾。
树下啼猿。
封中试马。
且文且武。
执戟登位。
海隅不宾。
命我偏帅。
既陪勒石。
还从饮至。
辅翊百里。
褒升佐贰。
既总兵权。
入司宫掖。
徼道宵警。
禁门晓辟。
式重其骏。
载怀斯癖。
我马既良。
我军既
折冲千里
趋奉九重。
行承诰。
坐启茅封。
恨深负米。
荣暨击钟。
爰持戒律
思答慈容。
将福有徵。
谓仁必寿。
如何淑德。
遭此凶咎。
孺慕崩心。
茕嫠缩首。
夜泉扃闭。
天长地久
述初赋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七
予幼而漂流。遂寓于江海之上。与凫雁为伍有年矣。或禄仕以代樵牧。其暇则以偫籍自娱。又尝染重膇疾。每求长桑氏之术以为疗。其他未之思也。方俟閒则追尚平五岳之游。无几何。会明诏以监察御史徵。俄转右补阙。羁守职次。未遑自免。江湖之思漫如也。閒一岁。加翰林学士。领东宫侍读之事。既微且陋。载荷天眷。上不能令德。通古今。当论思之任。次不足宏三善。备教谕。充端士之列。每省名位。眄章绶。中心惄然。不欲寝食。无一日而安者。三年于兹。其愧畏乃如此。时步自中禁。休于里巷。病攻其外。神倦于中。嚣焉忘形。思及道本。然后知一动一静。万化殊涂。寂然同归。未始有物。且不知夫曩岁之浮游。与今之局束。彼乎此乎。是欤非欤。杳不得其倪矣。于是作述初赋以纪怀。且贻诸同志焉尔。
我洪系兮肇昭。
耿乎伊唐。
始赞禹以陈谟。
末开国而为梁。
遭暴嬴以灭周兮。
涉天汉而方彰。
合阳而守九江(系祖汉廷尉合阳侯讳放见汉书武威九江太守高山侯见后汉书)
逮七序而见光后汉侍中褒亲悯侯讳竦作七序有传)
之丰融后汉黄门侍郎凉州刺史侍中关内侯讳宽见魏书)
散骑之殉节散骑常侍冯翊太守扶风乡侯讳廙死悯帝之难赠吏部尚书益州刺史见晋书)
遭匡攘以迁逝。
遵河右以蝉蜕蜀郡太守宁州刺史扶风乡侯讳迪生酒泉太守关内侯讳秋避乱居张掖
绵侯服以守业。
传龟组而罔替(自酒泉以下六世郡守关内侯
司空之藩
宏茂德为表缀魏大将军洛州刺史侍中司空阳公讳越后魏书)
翼翼尚书
允明且哲司空之孙御史大夫刑部尚书邯郸敬公讳毗隋书有传)
纳言执法
乃遂乃达。
播五叶而逮予。
垂慎身之芳烈。
伊孤朦之薄祐。
抚生植之多艰。
岂前修之将坠。
藐才菲而体孱。
奉徙宅之善教。
得带经之残编。
谅不师而不训。
乌识立德与立言。
洎章甫之在首。
始砺志以就贤。
思琢璞以解蔽。
终捍格而难前。
升九颢之宏轨。
探乾坤之大纪。
求专直与翕辟。
问性命之终始。
曰君子之不用。
实未成之所拟。
苟体健以立诚。
何刚柔之不履。
慨寻绎以内省
观万动之攸归。
若扪天而罔阶。
知集木之匪危。
何大道之汗漫。
悼吾人之崎巇。
仰前哲之休风。
屡惆怅以忸怩。
且自击以自考。
亦三复而九思。
庶初筮以发蒙。
敢舍龟而观颐。
美海岳之静深。
援幽人以为期。
聿投迹于林中。
就拙者之所宜。
属夫上有圣帝。
旁求俊乂
载驰车乘。
搜及琐细。
彼执持宪。
与匡补阙载。
宜乎学该纪律。
识洞经制
故小人之备官。
幸不招损而速戾。
斯时也。
天光镜乎宇内。
洪棱憺乎荒外。
上躬祀于泰坛。
先假庙以告配。
百神受职以咸秩。
万国骏奔而来祭。
肆觐创五月之吉
朝宗盛三朝之会。
月窟日际。
风行雨霈。
谬参侍从之臣。
获睹人神之泰。
又感夫翰苑崇秘。
人文是经。
乐正司业
元良以贞。
讲艺承华。
视草承明。
莫不才侔相如
道博桓荣
何皇鉴之偏属。
降湛恩于鲰生。
若侧足以登涂。
方饬躬以效诚。
𢥠书绅之犹怠。
虑数马之非精。
昼兢兢以徊徨。
夕默默以屏营。
岂不以命重才轻。
惕坠而不敢宁也。
我寓我居。
于彼南里。
匪容车骑。
实远朝韨。
羌归沐以斯憩。
聊优游以休止。
旁枕大道。
其平如水。
南望南山
横空黛起。
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
乍埽室以自安。
殊塞门而不仕。
于是有有梧。
清风穆如。
放怀端居。
元宇自虚。
原宪之贫病。
忘宁武之智愚。
丧我南郭之几。
尽心西域之书。
悟幻有之迁斡。
得环中之妙枢。
合乃一指。
流为万涂。
审物我之同域。
又遑遑其焉如。
何睿后之渥饰。
宜克恭以忘劬。
惟少海之洪澜。
岂勺水之云输。
伊志虑之久旷。
矧疲痾之集予。
徒端直以勿贰。
又焉能以为乎有无。
冥冥飞鸿。
其虚其徐。
英英白云。
亦卷亦舒。
吾企夫物之未及。
故浩然而述初
刑部尚书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紫微集》卷一六
惟政治视民而宽猛,刑罚以世而重轻。
惧其不辜而过及于善人,故君子姑欲其宽;
若其能协于中不失有罪,则天下何嫌乎病。
昔以西汉承嬴秦周密之后,人不聊生,故主父、温舒建恤刑之议于世宗之朝;
东京承元、哀刑轻之馀,人易犯法,故梁统、崔实立尚猛之论于中兴之际。
伊欲宽不失于废法,而严不至于伤恩,必惟明恕之才,寄予钦恤之任。
具官资材肃给,学问渊深。
入侍燕閒,屡罄谋猷之告;
出居方面,盖闻课最之优。
以其经明有威,必能平亭于古谊;
以其文深无害,必能竦慑于吏奸。
方今废乱之馀,奸宄不禁。
得其情而勿喜,其益务于哀矜;
折其狱以片言,尚无忘于明慎。
勿使皋、苏之美,独为简策之光。
往宿其官,毋堕乃力。
尚书比部员外郎崔君墓志铭1072年3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安阳集》卷四九、《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民国《鄢陵县志》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崔君象之,有道君子也。
余妻虽象之之姊,然其相友也以贤,而不以亲。
今之云亡,其子振孙等以墓有铭,哀号驰诉,属余以辞。
余固知象之者,其可不铭?
象之讳公孺后魏清河房七兵尚书休之后,今为开封鄢陵人
曾祖周度,仕,佐兖帅慕容彦超幕。
帅叛,以大义切责,遇害,赠秘书少监
汝砺,以父死节,补右班殿直,赠尚书兵部侍郎
父立,为世名臣,终尚书工部侍郎,赠礼部尚书
象之幼简重有高识,喜学,善属文。
始以父任补将作监主簿,耻在荫籍,欲自取进士第
既不利有司,慨然以篆刻之技不足为,遂益究览经史百家之言,至于浮屠老子之书,无不探考,得其渊妙,视富与贵,恬然不能少动其心也。
初监许州商税,丁尚书忧,服除,监许州合流镇商税,再监许州商税。
丁所生灵寿县太君严氏忧,服除,时丞相贾魏公镇许,荐知阳翟县事。
岁满,签书忠武军节度判官事。
三司奏,都大管勾许、汝州石塘等河催纲,累迁尚书比部员外郎
熙宁四年正月十七日,以疾卒,年五十八。
象之孝悌仁恕,出于天性,母夫人仁寿郡太君冉氏早亡,事尚书与严夫人,朝夕左右,承顺颜色,未尝少懈。
其居丧也,水浆不入口者累日。
及葬,虽盛寒必跣足负土,与庸者杂作。
终丧,始复荤茹。
兄弟皆盛年物故,孤遗满室,象之极力抚养,不忍去为远官,故仕宦专以庇族为意,不复计较资品高下。
居官治民,清约不扰,见有位者,必为陈国家大计,民之疾苦,与夫所知之贤者,冀以行其言而已,未尝自有也。
正人佳士,虽未识面,推向不已;
道或不合,虽大权重位,招之不往也。
庆历中仁宗皇帝励精图治,象之乃诣阙上书论十事。
其目曰培根本、教宗室、择守宰、求遗逸、资孝治、御英豪、轻赋歛、省冤滞、节浮费、严武备,凡数千言,引据深切,而亦不求人知。
亡后,诸子得其稿于楮中,于是人益知夫象之虽在小官,有爱君忧国之心,而自晦其德如此。
与人交,务尽诚信,以风谊自许。
有过失者,必毅然规正,无不畏而为善。
周人之急,厚自损刻,而不以为惠也。
从事许昌日,官吏断狱误引重比,同幕梁统者惧及于谴,则铨格为废人。
象之曰:「持议而误在我」。
遂请独当其罚,论者高君之义。
所居东北隅有亭曰葆光,尚书之所创也。
君常处其间,默坐终日,外无一物能婴其虑。
交游之至,则以文酒为乐,往往忘其鄙吝。
处士孔宁极尤相厚善,每一过从,则闭关谈道,率踰旬不忍别去。
素乐闲退,与相知为林泉之约,愿预者辄以籍记之,已而皆背去,其籍为空,象之笑而不怪焉。
象之亦为族属所累,未能如其素志,而天又不畀其寿,悲夫!
临终谓诸子曰:「吾神识无纤毫妄乱,来亦我来,去亦我去」。
此又见其达性命之深也。
其作诗尤工,人多赏其清丽。
夫人安福县程氏,某官某之女,柔顺而正,内治以修。
男二人:长曰振孙,大理寺丞
次曰保孙,试将作监主簿
象之教子严而有法,而皆能承训自饬,当嗣其庆云。
以某年三月二十一日,葬于郑州新郑县某乡尚书之兆次。
铭曰:
既孝于家,又忠于友,惟德之尊。
富贵纷丽,恬不可诱,惟道之存。
死生之际,乱则何有,达性之根。
人虽亡矣,名不朽矣,事著斯文。
妙绝古今序宝祐五年三月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四
伯纪负奇材,游诸公间,秘监柴公敬其行,西山真公取其学,南塘赵公寄其文。
昔余为江东宪,公馀屈致馆舍,论辩终日,因得是编,皆诸老之绪言也。
铢两之必较,毫发之不差,轶梁统之《选》而过之精矣。
虽然,言之精者道之寄,六经其元气也,学者又当亹亹,毋但求言语句读之工而已。
宝祐丁巳三月紫霞老人题。
按:《妙绝古今》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